天磊卫士(UGUARD)
天磊卫士作为用户的贴身网络安全卫士,天磊卫士将一如既往以专业技术、优质产品、贴心服务,站在客户需求角度,提供基于自身核心竞争力的专业级网络安全产品、安全解决方案和安全运营服务,成为最受用户信赖的网络安全企业。
大模型需要做安全评估吗?大模型评估与“双新评估”流程解析
大模型(如GPT、文心一言、通义千问等)已广泛应用于金融、医疗、教育、政务等领域。然而,大模型在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,也面临着数据安全、伦理合规、内容风险等多重挑战。为确保大模型的安全可控,我国相继出台《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》《人工智能安全评估指南》等政策,要求对大模型进行安全评估,特别是涉及"双新"(新技术、新应用)场景时,需遵循严格的评估流程。
大模型安全评估的核心目标包括:
数据安全:确保训练数据合规,避免隐私泄露和敏感信息滥用。
内容安全:防范虚假信息、偏见输出、恶意生成等风险。
伦理合规:避免歧视性、违法或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的内容生成。
系统稳定性:防止模型被恶意攻击(如Prompt注入、越权访问等)。
"双新"评估流程解析
"双新"评估(新技术、新应用安全评估)是针对创新性AI技术及落地场景的专项安全审查,主要适用于大模型在金融、医疗、自动驾驶等关键行业的应用。其评估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环节:
1. 预评估与合规性分析
在正式评估前,需明确大模型的应用场景、数据来源、技术架构等,并对照《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》等法规进行合规性分析,确保符合监管要求。
2. 数据安全评估
数据来源审查:检查训练数据是否合法合规,是否包含个人隐私、商业秘密等敏感信息。
数据脱敏与匿名化:评估数据清洗和脱敏措施的有效性,防止数据泄露风险。
数据跨境传输合规:若涉及跨境数据流动,需符合《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》要求。
3. 模型安全测试
对抗性测试:模拟Prompt注入、越权访问等攻击,评估模型的抗干扰能力。
内容安全检测:通过自动化工具+人工审核,检查模型输出是否存在违法、违规或伦理风险内容。
偏见与公平性评估:分析模型在不同群体中的输出是否存在歧视性偏见。
4. 应用场景风险评估
针对大模型的具体应用(如智能客服、医疗辅助诊断、金融风控等),需评估其在实际业务中的潜在风险,例如:
金融领域:防止模型生成虚假投资建议或误导性信息。
医疗领域:确保诊断建议的准确性,避免医疗事故风险。
政务领域:防范模型生成不当政治言论或敏感信息。
5. 安全防护与应急响应机制
访问控制:确保仅授权用户可使用模型,防止越权操作。
日志审计:记录模型的所有输入输出,便于事后追溯。
应急响应:制定模型误生成或恶意攻击的快速处置方案。
6. 第三方评估与备案
部分行业(如金融、医疗)需由具备资质的第三方机构进行独立安全评估,并向监管部门提交报告,完成备案流程后方可上线。
如何高效完成大模型安全评估?
由于大模型安全评估涉及技术、法律、伦理等多个维度,企业可采取以下策略提升评估效率:
提前规划:在模型开发初期即引入安全评估机制,避免后期大规模调整。
自动化检测工具:利用AI内容安全检测、数据合规扫描等工具,减少人工审核成本。
第三方公司协作:联合专业第三方评估公司、安全工程师、技术专家共同参与评估,确保全面合规。
作者声明:作品含AI生成内容